近日,我院陈青云副研究员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上发表题为“Synthesis of novel high-entropy diborides with high-effici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an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桂林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我院硕士研究生刘陈成为论文第一作者,我院陈青云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跃忠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是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中科院SCI一区TOP,IF=18.6,陶瓷类期刊排名首位)。(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26599/JAC.2025.9221030)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元素固溶调控实现高熵陶瓷宽频强吸波的有效策略。研究采用焦耳热超快高温烧结方法,将传统数十小时的烧结过程压缩至10分钟,突破了高熵陶瓷动力学壁垒,所制备的(V0.2Nb0.2Zr0.2Ta0.2X0.2)B2 (HEB-Ti)样品最小反射损耗可达-40.7 dB,在2~8 GHz低频段内具有广泛的吸收带,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更为重要的是,HEB-Ti样品在550 °C的空气环境和1000 °C的氩气气氛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课题组采用熔盐法利用置换反应成功合成了高熵MAX相M2FeC-Ti陶瓷,在厚度为1.5 mm时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13.9 GHz,其最小RLmin值能达到-43.7 dB,具有明显的宽频强吸收能力。该工作通过材料基因工程与极端条件制备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高熵陶瓷电磁波吸收材料设计与性能的颠覆性突破。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4YFB381660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2GXNSFAA035527)、宁波市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21Z123)等经费支持。

高熵陶瓷吸波材料制备与性能图
(一审:陈青云;二审:张富文;三审:董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