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动态
科教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教动态 | 正文
    我院王志勇教授课题组在碲烯磁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院王志勇教授课题组在二维碲烯(α-Te)的磁性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阐释了空位缺陷与双轴应变对α-Te磁性的协同调控效应,提出利用缺陷工程和应变工程协同调控α-Te磁性的新思路。相关成果以《The effects of vacancies and strain on the magnetism of tellurene》为题发表在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王志勇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俞新辰为第一作者。

    二维材料自旋电子学是后摩尔时代器件研究的前沿领域。新型二维材料碲烯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备受关注,但非磁性的α-Te如何产生和调控磁性尚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撑。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聚焦空位缺陷(VTe1m单空位与VTe7复合空位)与双轴应变的协同效应,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其磁矩演化规律。

    研究发现,单空位缺陷VTe1m与复合空位缺陷VTe7可分别产生BB的局域磁矩,其根源在于空位引入的缺陷态使Te-5p轨道发生自旋极化。双轴应变可调控磁矩大小与开关状态:VTe1m+4%拉应变下磁矩增强至3.8μBVTe7-2%压应变下达到3.2μB。在特定临界应变(VTe1m-1%压应变和+5%拉应变,VTe7-4%压应变和+1%拉应变)时磁性完全淬灭。通过揭示“键长-电荷-磁矩”耦合机制,发现应变通过改变Te原子间距,调节非成键5p电子分布,从而实现磁矩连续可调与突变淬灭的物理本质。这些研究为二维碲烯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多态存储和逻辑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a) α-Te的几何结构的俯视图,(b)优化的VTe1m缺陷结构的俯视图,以及(c)优化的VTe7缺陷结构的俯视图。在这些图中,黄色、蓝色和绿色球体代表上部、中部和下部的Te原子。(d-f)VTe1m(g-i)VTe7的自旋密度分布,黄色等值面对应于正自旋密度。


    (a)-(c)(d)-(f)分别是VTe1mVTe7的磁矩、键长参数d/d(0)和电荷转移随应变的变化。

    文章信息:

    The effects of vacancies and strain on the magnetism of tellurene

    Xinchen Yu, Mengxin Wang, Jiayi Dong, and Zhiyong Wang

    Appl. Phys. Lett. 126, 252401 (202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63/5.0273529



    (一审:王志勇;二审:朱鹏飞;三审:张富文)


    地址: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319号
    邮编:541006
    电话:0773-3696668